张元济相关论文
“书籍者,所以载道记事,益人神智也。”这大概众无异议,至于是否真的有益神智,又很难说。人又云书为精神食粮,但食粮一吃便少,书却可益吃......
藏书事业,不仅功在当世,而且荫及子孙。丁氏兄弟的八千卷楼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 “八千卷楼”是杭州丁申、丁丙兄弟的藏书楼,也是清末......
几年前,笔者写过一篇文章,题为《校勘学大师的悲哀——由张元济著作校勘问题想到的》,刊登在《东方文化》2003年第6期上。拙文提到198......
出任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1949年3月,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,中央决定由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。初任上海市市长,陈毅可谓重任在肩。......
今上海图书馆珍藏、由老馆长顾廷龙先生之子顾诵芬先生捐赠的一批文献中,有水利学家赵世遏先生1951年4、5月间致顾老的四通书札。......
近些年,随着胡适作品的广泛刊行,带有胡适重要思想观念的语词文句也渐受知识界推崇。“功不唐捐”即是一例。然而,一般辞书比如商......
《读书》第四期有朱维铮先生论辜鸿铭一文,对于这位学贯中西的怪才,朱文于考辨生平和析言其文化保守主义旨趣之外,揭言“历史的误解”......
在中国古代印刷史的研究中,刻工资料,是一座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利用的宝藏。我国近现代学者李盛铎、傅增湘、张元济、赵万里、王重......
1948年,张元济因“主持商务印书馆数十年,排印《四部丛刊》等书,校印古本史籍,于学术上有重大贡献”而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,......
宣统三年,即公元1911年。年初,摄政王载沣在召见庆亲王奕劻时,如此面授机宜:“整顿教务、清理财政为当务之急。”面对摇摇欲坠的天下、......
晚清时期,近代中国开始发生变化,由两条线索展开。一条是产生了完全独立的民营企业。甲午战争之后展开的另一条线索就是,传统的科举读......
三尺讲台,开创千秋伟业;一支粉笔,培养四有新人。 ——题记 顾老师,您不是明星,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;您不是歌唱家,却让知识的清......
在近代出版家的行列里,张元济先生(一八六七——一九五九)是屈指可数“开辟草莱的人”之一。他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的诸多建树,已永彪......
关键词:民国教材,历史,编撰 中图分类号:G63 文献标识码:B 文章编号:0457-6241(2013)17-0068-05 由傅运森编纂,高凤谦、张元济校订的......
早在十八、九世纪,俄罗斯知识分子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知识分子力量,形成了一个有力的独立知识分子传统,换言之,从传统的读书人到......
1910年,出版商人张元济从国外寄回了几封信,发表在报纸上。这些信的作者是一名曾参与百日维新的前翰林,他刚拜访了正在布鲁塞尔举......
戊戌变法失败以后,谭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,他们后来被称为“戊戌六君子”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,慈禧最初要处斩的不是......
胡适之先生在《晚年谈话录》里,曾经对身边的助手说: 书,是要它流通出去给人看的。在从前的读书人想借阅一部宋版的或善本的是很困......
对于历史研究来说,档案的原始史料价值素为研究者们所注重。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出版机构,从清末到民国曾有过......
创刊于1909年的《教育杂志》是一份中国近代持续时间最长、影响最大的专业教育刊物。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曲折发展的忠实记录者,而......
100年前,张元济等前辈先贤怀揣文化救国之梦,发出了“国无辞书,无文化之可言”的呼唤,于1908年启动了《辞源》编纂工作,并于1915年出版......
孙毓修先生(1871~1923年),近代著名编译家、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。他1908年开始主编《童话》丛书,被誉为“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”(......
杨扬先生的《起步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》(发表于《读书》二○○七年第十期)一文,论述了商务印书馆的创建史及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巨大贡献......
上海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,是诞生了包括商务印书馆、中华书局在内的一批现代大型出版企业。假如没有商务印书馆,假如......
十几年前,我无意中读到了张元济先生的《中华民族的人格》一书。张元济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,他的名字是和商务印书馆紧密......
一 “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”是一句俗传之语,说的是中国各朝修撰的二十四部史书卷帙浩繁,事件人物众多,难以厘清说明白。其实......
江澄波和他的旧书店都已经老了。 今年92岁的他无力绷住脸上的皮肤,原本宽阔的肩膀也一点一点向下弯,修书鉴书的双手变得摇摇颤颤......
张元济在加入商务印书馆的时候,有一个宏愿,希望通过商务“为中国实业造一模范”。商务早期几十年的发展历程,确实可以看作近代股份制......
“五四”之后,国内新思潮蜂起,商务印书馆的元老高梦旦、张元济觉得面对变异的时代有些力不从心,拟聘请胡适做编译所所长。胡适表示难......
浙江平湖人徐调孚(1900—1981),从20年代到70年代做了半个世纪的编辑工作。他平淡的一生中,却在近代以来中国三家主要的出版社,都......
1948年的秋天,南京的天空阴沉着。秋风刮起来,卷了法国梧桐肥大的落叶,打着滚地向前。一辆三轮车从新街口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驶出,向鸡......
在社会转型、思想激荡的大时代里,总会有一些进步知识分子,在时代之“已然”中觉悟,进而作“何然”之究问和“宜然”之选择,成为自觉担......
面对《叶景葵年谱长编》初稿,轻轻地舒了一口气,我终于“认识”了这位银行家兼藏书家。虽则我三年前才接受年谱编著任务,但起缘得追溯......
<正>从创办西学堂到编译教科书1899年3月,经李鸿章介绍,张元济入南洋公学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,开始编译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。他主持......
1948年,散文家、藏书家、书话家黄裳先生因为一本书,给著名的出版家,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、经理、监理、董事长等职的张元济先生......
不久前,我们浙江图书馆理事会一行专程去南浔嘉业藏书楼考察。走进这座二十世纪享誉世界的藏书楼,珍贵的书香弥漫在藏書楼的角角落落......
1949年9月,为了出席新中国的第一届政协会议,六国饭店里住满了对新中国充满憧憬的大学者、律师、作家与民主人士。会议上的委员们......
作为中国“唯一见过光绪、孙中山、袁世凯、蒋介石、毛泽东‘中国五位第一号人物’”的出版业元老张元济,在中国改天换地的时刻,要面......
跨年之际,“感动中国”的颁奖盛典四处上演。通常说到“感动”,旬式之一就是“好像上了一堂课”。2011年《南方周末》举办的“中国梦......
城中旧书摊上偶得老课本两册,读来深有感触。乱世战火不歇,兵荒马乱,但教育未止,丰子恺等为之作画,叶圣陶、张元济等为之编校,一代大师躬......